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政策 >

“十四五”政府投资:尽力而为,量力而行

时间:2021-01-04 17:27    点击:

近期,国务院十四五规划《纲要草案》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,有关领导人再次听取纲要草案编制情况汇报并作重要讲话。

 

会议强调,编制纲要草案既要通盘考虑未来五年发展,与2035年远景目标衔接,又要针对明后两年促进经济恢复正常增长、打牢发展基础的特殊情况,统筹谋划和安排。

 

同时,也对未来五年的政府工作基调进行定性:

 

我国经济基数已经相当大,未来五年以合理速度平稳增长,累积下来就是了不起的成就。提出促进产业发展、加强基础设施、实施民生工程等任务和举措,都要突出重点,既尽力而为,又量力而行,不盲目铺摊子,确保提出的都能做到。

 

要加强纲要草案与各专项规划、地方规划的衔接,各有关部门都要结合本领域实际,既根据需要,又考虑可能,把握好目标和任务;同时引导各地科学编制地方规划,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。

 

从中,我们可以发现,未来五年政府投资的方向、力度,以及对应的宏观政策,都将发生一定的变化:

 

一是平稳增长,不再突飞猛进。

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,基建投资也不再是刺激经济的方式方法;未来的政府投资与宏观经济一样,都将进入平稳增长的新常态。

 

并且,随着经济的增长与复苏,积极财政的力度也将随之不断调整。在支撑经济跨过周期底部之前,积极财政会相当力度、政府投资处于相对高位;但当经济复苏后,积极财政将会适当退出。这意味着在未来五年中,2020-2021年可能已经是政府投资的高峰;基建投资的高速增长,基本已成往事。

 

二是因地制宜,聚焦重点领域。

当财政力度开始收缩,从政府层面上必然是希望提质增效,通过政府制度改革、财政工具改革、投资模式改革提高政府投资的效率。从具体措施来看,未来将要求地方政府在重点地区、重点领域内加大投资,起到在有限的范围内尽力而为,在宏观上量力而行的效果。

 

在各地区的投资重点上,也开始强调差异性。要求地方政府结合本领域实际,既根据需要,又考虑可能,根据地方发展的功能、目标与定位,科学设计发展计划,并脚踏实地、逐步实施。

 

三是严控债务,避免出现风险。

从当下地方政府的基本面来看,地方债务、隐性债务的压力非常的大,并且将在2021年达到压力的小高峰。因此,当前监管要求严控隐性债务、严查地方债务的增加,提出要将化解债务风险作为明年的重点工作任务。

 

从当前地方债务的总规模来看,化解债务压力并非是朝夕之事;结合财政改革与金融改革,至少还需要五年的时间。这意味着地方债务仍然将是十四五发展过程中的一团阴霾,风险事件仍将间歇性出现,直到整个困难期安然过渡。

 

四是科学决策,讲究实施依据。

如何合理的界定增长与债务之间的关联?如何理解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?这对地方政府的决策来说,将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。但会议同样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:通过规划、论证、纲要等科学决策方式,建立地方政府投资发展的基础依据。

 

这对许多行政级别不高的地方政府来说将是个挑战,但这也是转型过程中的必须之举。鉴于政府投资必须越来越谨慎、必须对应产出的绩效,整个决策流程所需要的时间与基础支撑将进一步的增大;通过提高政府投资门槛的方式,逐步提高政府投资的科学性与有效性。

 

因此,未来五年,地方政府将面临体制、债务、投资等多方面的挑战;以2021年作为开局的十四五,注定不会平凡。